在安徽馬鞍山市含山縣,有著300多年歷史純手工制作的花生酥非常有名。到了年底,一種熟悉的香味飄散在大街小巷。
56歲的方和明從父親那一輩就開始做花生酥,他自己也做了30多年。由于堅持手工制作,所以他們家的花生酥在含山縣頗有名氣,每天一大早忙碌的一天就從熬糖稀開始。
花生酥制作者 方和明:
熬糖稀要把水分熬干了,水分熬干了,不粘牙就行了。
糖稀熬制到合適的火候時,就要及時把提前炒過的花生倒進(jìn)鍋里,與糖稀充分拌和。接下來,這團(tuán)花生將經(jīng)歷千錘百煉。幾名壯漢輪番上陣,用重達(dá)10公斤的石錘反復(fù)敲打,大約要捶打300多次,直至花生和糖稀融為一體。
花生酥制作者 方和明:
錘也有講究,先錘要輕,錘邊,到中間才能用力。要幾個人輪換著錘,不然錘不動。一般要錘6遍,6遍下來一共要三四百錘,機(jī)器錘的是固定的,有的地方它錘不到,不像手工,想錘哪就錘哪,它能錘得遍,錘得透。機(jī)器錘的酥口感就沒這個手工做的好了。
充分錘透的花生酥要第一時間壓實(shí)成型,等到糖稀冷卻后就制成了。由于糖稀只有在氣溫較低時才能凝固,所以花生酥也就成了秋冬季節(jié)的限定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