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河边草免费观看西瓜动漫 ,超级yin荡的高中女h文校园 ,绿色椅子在线观看,最近韩国日本免费观看MV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手機版

沈陽:歸國志愿軍烈士遺物首次對外展出

新華社沈陽1月7日電(記者徐揚、王炳坤)“來世再見!”——這是30歲的志愿軍戰(zhàn)士許玉忠留在人間的最后一句話。說完他就和戰(zhàn)友們發(fā)起沖鋒,倒在戰(zhàn)場上。今天人們無法知道他生命最后一刻發(fā)生了什么,但透過生銹的紐扣和紅色的名章,卻能穿越時空,感知英雄的力量。

近日,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的紀念館首次展出了歸國志愿軍烈士的遺物,總計372件。許玉忠烈士的遺物就在其中。

一枚名章、一粒紐扣、一面失去光澤的小圓鏡,是許玉忠戰(zhàn)場上的全部遺物。這位1921年生于河北青縣的志愿軍戰(zhàn)士,是家里第三個孩子,1951年5月犧牲在朝鮮戰(zhàn)場。多年后,直到鄰村戰(zhàn)友返鄉(xiāng)后講起許玉忠的這句話,親人們才知道“老三”回不來了。

沈陽:歸國志愿軍烈士遺物首次對外展出

幾位市民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紀念館里瞻仰歸國志愿軍烈士的遺物。沈陽抗美援朝烈士紀念館供圖

整個展覽,沒有更多文字描述,但一物勝千言。88歲的志愿軍老兵馬世勛專程趕來,看著看著眼圈就紅了。他說,自己好像回到了朝鮮戰(zhàn)場,眼前全是戰(zhàn)士們拼殺的畫面,耳朵里是炮彈炸裂的聲音。

遺物從何而來?2014年以來,韓國陸續(xù)向中國移交志愿軍戰(zhàn)士遺骸,至今已經(jīng)有6批599人回到祖國,安葬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陵園對遺骸附隨的5000多件遺物一一登記造冊,建立了電子化檔案。

這次展出的遺物,主要來自24名發(fā)現(xiàn)了清晰可辨名章的烈士。2019年,退役軍人事務部發(fā)動社會力量幫助烈士尋親,通過DNA比對技術,已經(jīng)幫助其中6名烈士找到了親人。

沈陽:歸國志愿軍烈士遺物首次對外展出

沈陽抗美援朝烈士紀念館里展出的冉緒碧烈士遺物。新華社記者王炳坤攝

展出物品中,水壺、鋼盔、膠鞋這三類最多,一些水壺和鋼盔上的孔洞或許就是子彈穿過的痕跡。冉緒碧烈士的遺物除膠鞋、水壺外,還有半只搪瓷碗和一支破損的鋼筆。另外,他用過的一把算盤、一個書箱和一盞煤油燈也擺放在一邊,這些是紀念館從冉緒碧老家征集而來的。一位參觀者駐足時自言自語:如果他沒犧牲,也許會成為一個學者。

60多年前的朝鮮戰(zhàn)場上,數(shù)以萬計的志愿軍戰(zhàn)士犧牲。烈士陵園負責人高麗華說,希望人們能來參觀,看一看水壺、膠鞋和鋼盔,就能明白他們?yōu)槭裁词亲羁蓯鄣娜恕?/p>

編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