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央行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2000億元,期限為1年,操作利率為3.30%,與上期持平。另外,今日不開展逆回購操作。由于今日有2650億元MLF和800億元逆回購到期,央行實現(xiàn)流動性凈回籠1450億元。
9月6日,央行宣布將于2019年9月16日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再額外對僅在省級行政區(qū)域內經(jīng)營的城市商業(yè)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分兩次實施到位。此次降準釋放長期資金約9000億元,其中全面降準釋放資金約8000億元,定向降準釋放資金約1000億元。昨日,全面降準落地,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LPR改革后第二次報價將于本周五(9月20日)到來。8月17日,為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提高利率傳導效率,推動降低實體經(jīng)濟融資成本,央行決定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
與原有的LPR多參考貸款基準利率進行報價相比,新的LPR報價方式改為按照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加點形成,市場化、靈活性特征將更加明顯。其中,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主要指MLF利率,中期借貸便利期限以1年期為主,反映了銀行平均的邊際資金成本,加點幅度則主要取決于各行自身資金成本、市場供求、風險溢價等因素。同時,報價頻率由原來的每日報價改為每月報價一次。
數(shù)據(jù)顯示,9月有兩筆MLF到期,分別于9月9日到期1765億元,9月17日到期2650億元。對于9月9日到期MLF,央行當日開展了1200億元逆回購操作進行對沖,期限為7天,中標利率為2.55%。
此次MLF操作利率未調整,一定程度也在市場預期之中。華泰證券研報認為9月“降息”概率較低,有三方面因素:一是房貸利率與LPR掛鉤10月8日起執(zhí)行,地產(chǎn)調控仍未放松;二是8月CPI上行至2.8%,預計年底有突破3%風險;三是上期MLF到期未續(xù)作,體現(xiàn)“降息”意愿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