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wǎng)北京5月24日電
(記者張瑞玲楊月陳琛)“一提到‘文明’這個概念,很多人覺得非常抽象,不像我們用的手機、嘗的美食、喜歡的體育這樣看得見、摸得著。在我看來,文明就是一個個很具體的物品、一件件很具體的事情,我們要做的就是本著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相互包容的心態(tài)來學習、交換、融合、創(chuàng)新,這恰恰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必修課。”5月15日下午,全國政協(xié)委員、霍英東集團副總裁、亞洲電競協(xié)會主席霍啟剛在出席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亞洲文明傳承與發(fā)揚的青年責任”分論壇時,圍繞“做亞洲命運共同體的青年使者”這一主題做了分享。他認為,“文明對話的前提是‘知己知彼’,關(guān)鍵在‘從我做起’。”
霍啟剛(右二)出席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亞洲文明傳承與發(fā)揚的青年責任”分論壇并演講。中國青年網(wǎng)記者 楊月 攝
在分論壇中,霍啟剛表示,“‘知己知彼’是文明對話的前提,我們不僅要認識自己的文明,還要欣賞別人的文明。”中國本身就是一個文明的大熔爐。源自古代印度的佛教傳入中國后,與中國土生土長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發(fā)展,最終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華文明。“我們亞洲文明,更是各具特色、各有所長,為世界文明發(fā)展注入了強大的活力和動力。”
“我根在內(nèi)地,生在香港,學在英國,工作行走在亞洲乃至全球。我每到一個地方都會結(jié)交當?shù)氐暮门笥,相互分享思想,當然還有各種美食。”他認為,文明對話的關(guān)鍵是“從我做起”。作為文明的一分子,每個人都具有多重文明屬性。“這些雖然看起來只是點點滴滴,但其實就是在進行文明對話,涓滴匯聚就是文明海洋。”
那亞洲文明對話,青年應該做什么?霍啟剛說,“文明的希望在青年,文明的責任更在青年。亞洲青年理應擔當守護者、創(chuàng)新者、宣傳者。”
“亞洲文明之所以瓜瓞綿延,就在于我們懂得守護,善于守護。‘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爺爺霍英東先生留給我們最大的財富就是浸透骨髓的那份家國情懷,讓我深刻體會到應該立足香港、胸懷祖國、放眼天下。”霍啟剛表示,自從自己做了父親,“欲文明天下者,必先文明其家”這種感覺越發(fā)深刻。“家庭作為社會細胞,同樣也是文明細胞,我有意識地帶著孩子參與義賣籌款、慈善活動、農(nóng)田插秧,因為我很清楚,他們會接過我們手中的接力棒,成為文明傳承的新一代。”
會上,霍啟剛還以中國體育的創(chuàng)新為例,證明“文明要想永葆青春,就必須不斷創(chuàng)新。”他說,“從1932年洛杉磯‘一個人的奧運’到1984年中國重返奧運,到2008年中國成功舉辦奧運,再到即將舉辦的冬奧會、亞運會,我們不斷創(chuàng)新體育發(fā)展的理念和形式,實現(xiàn)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如今已經(jīng)成為世界體育文明的重要參與者和貢獻者。”對于青年而言,他說,“青年要開動腦筋,廣交朋友,大膽嘗鮮,做亞洲文明的創(chuàng)新者,促進在科技、教育、文化、體育等各領(lǐng)域的融合和創(chuàng)新。”
霍啟剛表示,青年還應該成為文明的宣傳者。他在演講中回憶,“我很小就在國外讀書,身邊的外國同學對中國和亞洲了解不多,甚至很少有談論中國和亞洲的話題。”現(xiàn)在,中國故事已經(jīng)唱響全球,尤其隨著“一帶一路”深入推進,中國同沿線國家的文明交流日益深入。“我們亞洲青年理應一起積極倡導多元、平等、包容、開放的文明觀,講好亞洲文明故事,為亞洲文明鼓與呼,書寫出更多更精彩的亞洲文明篇章。”
如今,互聯(lián)網(wǎng)、人工智能新一代科技的迅猛發(fā)展讓人類文明加速度發(fā)展,世界各國日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格局;魡傁蛟趫龅拿恳晃磺嗄耆撕粲,“讓我們一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踐行習近平主席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