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固原4月9日電
(記者 李慧慧)2016年7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考察。從北京直飛固原,驅車70多公里到達將臺堡,向紅軍長征會師紀念碑敬獻花籃并參觀三軍會師紀念館。習近平說,長征永遠在路上。這次專程來這里,就是緬懷先烈、不忘初心,走新的長征路。
固原市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南部山區(qū)、六盤山東麓,是革命老區(qū)、民族地區(qū)、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qū),歷史上素有“貧瘠甲天下”之稱,交通成為制約固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固原道路交通取得較大發(fā)展。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慧慧 攝
近年來,固原市交通運輸局大力發(fā)展交通助力脫貧攻堅的各項工作,全面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fā)展。據了解,全市近五年新改建等級公路3465公里,累計完成投資210億元,其中新改建農村等級公路2415公里,完成投資33億元。五年新增通硬化路自然村1246個,通砂路自然村150個。
“路通了,家門口也能賺錢!”
“送孩子去學校后,就回來做花,一個月能拿一千七八百塊錢。”家門口也能致富,這讓固原隆德縣觀莊鄉(xiāng)村民馬紅蓮喜出望外。
據了解,觀莊鄉(xiāng)前莊村人造花扶貧車間項目啟動于2017年7月,占地面積300平米,投入資金90萬元。扶貧車間有效解決了當地農村剩余勞動力問題,就業(yè)人口達4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2人。車間主要以生產人造花為主,技術含量不高,勞動強度不大,適合農村婦女工作。工人每天按時上下班,每人月收入1800元左右,年收入達2萬元左右。
工人在觀莊鄉(xiāng)前莊村人造花扶貧車間工作。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慧慧 攝
“在隆張路修通之前,村民到縣城要翻過三座山,交通十分不便,F(xiàn)在路通了,扶貧車間建在村頭,村民能在家門口上班,不僅有效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也帶動了貧困戶脫貧致富。”觀莊鄉(xiāng)前莊村黨委書記張興科說。
“路通了,中藥材產業(yè)運輸成本降低了!”
“路通了,中藥材產業(yè)運輸成本降低了!過去路不好,運輸比較困難,運輸成本相對較高。2017年,國道327平涼至固原段打通,交通方便了,公司效益也好了。”彭陽縣壹珍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韓萬里這樣說。
工人在彭陽縣壹珍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慧慧 攝
借助交通優(yōu)勢,2018年,公司建成中藥材育苗種植基地1000畝,通過規(guī)模化種植、科學化管理、機械化作業(yè),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充分發(fā)揮以示范基地為領隊的“雁行發(fā)展模式”。
另外,公司采取“企業(yè)+合作社+基地+農戶”發(fā)展模式,通過種苗引進、技術指導、訂單收購等方式,解決農戶缺資金、少技術、沒銷路等難題。公司也在城陽鄉(xiāng)、小岔鄉(xiāng)、孟塬鄉(xiāng)等鄉(xiāng)鎮(zhèn)進一步推廣訂單式收購模式,與村民簽訂收購合同1500份,帶動1800余戶村民種植中藥材25000畝,輻射帶動全縣種植中藥材4.4萬畝,產值1.1億元,種植戶戶均收入2萬元以上。
“路通了,游客多了,手工制品有了銷路!”
城陽鄉(xiāng)楊坪村位于彭陽縣以東22公里,327國道穿村而過,境內公路干支相連,鄉(xiāng)村公路密集成網,城鄉(xiāng)公交沿村而過,便捷的交通條件為村民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撐。
2018年5月,幫扶單位自治區(qū)寧東管委會投資70萬元,把楊坪小學舊校舍改造為山桃核、手工藝、編織、刺繡、剪紙、根雕加工6個車間。扶貧車間運營后通過“非遺”傳人、鄉(xiāng)土人才等培訓帶動,使剪紙、編織、根雕、刺繡等傳統(tǒng)手工藝品加工產業(yè)得到發(fā)展。
工人在扶貧車間工作。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慧慧 攝
借助便捷的公路交通條件,扶貧車間采取“政府+合作社+鄉(xiāng)土人才+貧困戶”的模式,傳承“非遺”文化,開發(fā)當地特色旅游產品,為周邊貧困戶提供技能培訓和就近就業(yè),公路交通已成為楊坪村產業(yè)發(fā)展和脫貧攻堅的先行保障。
路通了,游客來了,手工制品也有了銷路。楊坪村線下利用境內茹河瀑布、紅梅杏采摘園等旅游資源,向來往游客銷售當地的山核桃枕頭、坐墊、鞋墊等純手工制品,使游客賞美景之后帶著楊坪“印記”回家;線上利用扶貧車間注冊的淘寶電商,使扶貧車間生產的旅游產品走向五湖四海。
一條條晴雨通車的硬化路成為發(fā)展特色產業(yè)的“綠色通道”,一條條便捷暢通的農村公路成為脫貧致富的“康莊道”。以路為媒,固原把脫貧致富新的“長征路”越走越寬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