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秘書長、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徐步4月12日在北京表示,當前中美關系遭遇困難,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國基于其自我認知的恐懼。
當天,徐步在中國記協(xié)舉辦的新聞茶座活動上,圍繞“新征程上的中國外交”主題,與中外記者、駐華使館新聞官等展開交流。
徐步指出,在美國的自我認知中,中國一旦超越它成為世界第一,就會成為一個新的霸權國家,并謀求把美國從亞太和世界其他地方“趕出去”。
“這是一種美國自我想象的恐懼。”徐步說,“實際上,中國選擇走的是和平發(fā)展的道路,中國政府已經(jīng)莊嚴宣示,中國永遠不謀求成為霸權國家。”
徐步強調(diào),中國的發(fā)展是為了中國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如果看到中國發(fā)展、中國人民過上好日子,美國就不高興,就要打壓、圍堵、遏制中國,這種想法和做法等同于剝奪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利。
徐步表示,中美建交以來,兩國關系取得了諸多成果和長足發(fā)展,而每次中美關系取得成果、獲得發(fā)展,都是因為雙方能夠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原則基礎上處理兩國關系。徐步呼吁中美雙方攜手努力,共同破除美國自我設想的迷思,不斷增進相互了解。
在被問及如何看待個別國家推行所謂“價值觀外交”時,徐步指出,世界上存在不同的宗教信仰、文化習俗,不同國家在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tài)方面存在不同是正,F(xiàn)象。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歷史和文化傳承,也處在各自不同的發(fā)展階段。需要承認不同,也要在承認不同的基礎上尋求最大公約數(shù)。
徐步還表示,一些國家炒作意識形態(tài)分歧、搞所謂“價值觀外交”,實際上是一種分化國際社會的做法,目的是通過構建所謂“民主對抗威權”的話語體系和敘事結構,在國際上搞集團對抗。
“任何一種價值觀,都存在誰來定義、誰來解讀的問題。”徐步說,“關于民主和自由的定義,我們應當謀求國際社會的共識,而不是由某一個或某幾個國家把他們對民主和自由的定義強加給其他國家。”
徐步強調(diào),不同國家、不同文明之間應當相互尊重、增進互信、不斷彌合分歧,而不是通過炒作分歧使得國際社會更加分裂。(記者張麗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