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省人社廳發(fā)布了2017年企業(yè)工資指導線,明確了企業(yè)工資增長的基準線為8%,增長上線為12%,下線為3%。
據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11月14日,全國31個省市(區(qū))中已經有海南、天津、北京、江蘇、河北、陜西、江西、福建、湖南、內蒙古、新疆等在內的21個省市(區(qū))公布了2017年的工資指導線。與去年相比,多個省市(區(qū))的指導線數(shù)值都有所下調。
你的工資是漲還是降?
一起了解下!
多地工資指導線均有下調
從已公布的21個省市(區(qū))工資指導線的“基準線”來看,
除江蘇、河南、安徽(2016年企業(yè)工資指導線不明確),相比2016年下調的有海南、北京、內蒙古、山東、四川、寧夏、云南、甘肅等8省市(區(qū)),其中,海南下調了1.1個百分點,云南、甘肅下調了1個百分點,北京、內蒙古、四川、山東、寧夏等5地下調了0.5個百分點;天津、河北、江西、福建、湖南、新疆、廣西、陜西等8省市(區(qū))基準線與去年持平。僅有兩個省份的基準線進行了上調,山西由去年的7%上調到了8%,吉林的基準線由6%上調到了7%,兩省份均上調了1個百分點。
在上線方面,
除了江蘇、河南、安徽無從對比外,剩下已公布指導線的18個省份中,江西不設上限。與去年相比,9省市(區(qū))上線下調,5個省市(區(qū))上線上調,還有3個省市(區(qū))上線與2016年保持不變。
具體來看,海南、天津、北京、河北、內蒙古、山東、四川、寧夏、甘肅等9個省市(區(qū))下調,其中寧夏下調幅度最大,由不設上限下調為13%,其次天津也下調了2個百分點;福建、廣西、云南上線與去年持平。山西、湖南、新疆、陜西和吉林5個省市(區(qū))的上線進行了上調,除新疆外,都是上調了1個百分點。
從下線來看,
相比去年,進行下調的省市(區(qū))僅有4個,海南、內蒙古廣西、甘肅中除海南外,其他三個省市(區(qū))均下調了1個百分點。海南從3.5%下調到了3%,下調了0.5個百分點。天津、北京、河北、山西、江西、新疆、山東、四川、陜西、吉林、云南等11個省市(區(qū))與去年持平。福建、湖南、寧夏等三省市(區(qū))將下線上調,寧夏幅度最大,從2016年的0%提高到了今年的2%,上調了2個百分點。
據統(tǒng)計,在已經發(fā)布這些省市(區(qū))中,多地的工資指導線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調。海南、甘肅這2個省份的上線、基準線、下線均有所下降。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0省區(qū)暫未公開企業(yè)工資指導線
截至11月14日,2017年企業(yè)工資指導線目前還有10個省市(區(qū))未公開。據記者了解,其實有多個省市(區(qū))已經連續(xù)多年沒有公布本省市(區(qū))的工資指導線了,這與其本身經濟發(fā)展水平有很大的關系。
據悉,東三省2016年除吉林外,黑龍江、遼寧均為發(fā)布當年的工資指導線,而黑龍江已連續(xù)多年未發(fā)布工資指導線。近幾年,僅省會城市哈爾濱等城市進行了發(fā)布。
這完全與東三省經濟發(fā)展水平情況相符合,近幾年,東三省作為老工業(yè)基地經濟發(fā)展緩慢,但隨著國家政策的導向和當?shù)氐母母锇l(fā)展,從前三季度的GDP數(shù)據來看,經濟狀況在向好發(fā)展。
指導線下調不意味著工資下降
工資指導線下降是否意味著工資進入負增長?山東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工資指導線制度的重點在于引導企業(yè)建立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下調指導線,只能說明工資漲幅較以往有所減少。也就是說,只要三條指導線——基準線、下線、上線都不是負數(shù),就意味著政府指導的職工工資增幅都是呈上漲趨勢的。
專家表示,企業(yè)工資指導線下降,只是意味著工資漲勢不再那么強勁。在當前經濟進入新常態(tài)、企業(yè)經營發(fā)展面臨多重壓力的情況下,應大力為企業(yè)減稅減負,以增強企業(yè)漲工資的空間和動力。
企業(yè)工資指導線由基準線、上線(又稱為預警線)和下線構成。它是政府根據當年經濟發(fā)展調控目標,向社會發(fā)布的年度工資增長水平的建議,與政府規(guī)定的最低工資標準強制性不一樣,并不具有強制約束力,但為企業(yè)與職工開展工資集體協(xié)商以及企業(yè)自身合理確定工資增長水平提供參考依據,同時也是國有企業(yè)實現(xiàn)工資總額管理的重要手段。
除了企業(yè)工資指導線,這些也影響錢袋子
最低工資標準
最低工資標準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依法應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最低工資是勞動者的最低保障水平,不是實際工資水平,也不是企業(yè)工資指導線和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
業(yè)內人士表示,即使員工的工資高于最低工資標準,仍然有可能受其影響。而對于部分勞動密集型企業(yè),特別是以當?shù)刈畹凸べY標準作為職工基本工資的小企業(yè),影響會更大一些。
例如,在很多企業(yè)中都設有銷售或推銷等崗位,從事這些職業(yè)的員工的基本工資往往就是當?shù)氐淖畹凸べY,大部分收入是由銷售提成構成的,如果銷售業(yè)績不理想,那么有可能就只能拿到最低工資。
平均工資
有網友表示,職工平均工資反映的是全市職工工資收入的總體增長水平,與個人的工資收入關系不大。事實上,“平均工資”是個關鍵數(shù)據,它是有關部門制定社會保險征繳基數(shù)、計算退休人員基本養(yǎng)老金、制定最低工資標準等的重要依據,在多個方面影響職工權益。
職工月平均工資不僅包括基礎工資、獎金、各項津貼和補貼,還包括單位代扣代繳的各項費用,即用人單位為職工代為扣繳的社保費、住房公積金等也包含在內。
業(yè)內人士指出,隨著職工平均工資的發(fā)布,相應的社保繳費基數(shù)的上下限也將很快進行相應變動并予以公布。其中,繳費基數(shù)上限按照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確定,下限按照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確定。除了直接決定著社保繳費基數(shù),職工平均工資還影響公積金繳費基數(shù)的上限。
另外,退休人員基本養(yǎng)老金、最低工資標準都把職工平均工資列為重要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