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河边草免费观看西瓜动漫 ,超级yin荡的高中女h文校园 ,绿色椅子在线观看,最近韩国日本免费观看MV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手機版
華夏小康網  >  小康聚焦 > 正文

人口老齡化加速應“盡快放開三孩”? 人口學專家:意義不大

央視網消息(記者王靜遠)近日,恒大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在微信公眾號發(fā)表文章《建議先放開三胎:中國人口報告2020》。文章稱,中國出生人口持續(xù)下降,老齡化加速到來。因此,應盡快全面放開三孩,應對人口少子化老齡化。

隨后,這一觀點在網絡上引發(fā)大量爭議。截至目前,微博上相關話題的閱讀量已達到5.4億。不少網友表示如今撫養(yǎng)孩子成本太高,“連二孩都養(yǎng)不起,何況三孩?”在住房、教育、醫(yī)療、養(yǎng)老多重壓力下,人們的生育意愿大幅降低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中國少子化老齡化加快 經濟潛在增長率下滑

任澤平在文章中提到,近兩年我國出生人口持續(xù)下滑,繼2018年中國出生人口下降200萬后,2019年出生人口再下降58萬至1465萬。從長期趨勢看,2030年將降至不到1100萬。2019年出生人口減幅明顯收窄,主要原因在于主力育齡婦女數(shù)量的減少,其中一孩和二孩出生數(shù)減幅均較2018年明顯收窄。

伴隨著人口出生率降低,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降至1465萬,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12.6%。任澤平預測,2022年這一數(shù)字將升至14%,屆時我國將步入深度老齡化社會;2033年左右進入占比超過20%的超級老齡化社會,之后持續(xù)快速上升至2060年的約35%。

從發(fā)展趨勢看,中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和規(guī)模前所未有。一方面,隨著生育率下行和壽命延長,老齡化是全球普遍現(xiàn)象,但中國由于長期實行計劃生育,老齡化速度要快于世界其他國家。

另一方面,由于人口基數(shù)大,中國老年人口規(guī)模也是前所未有。2019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已達1.76億,預計到2050年將達3.76億,2058年達4.14億的峰值,屆時大致每3個中國人中就有1個65歲以上的老人。

任澤平及其團隊預測,中國人口將在“十四五”時期陷入負增長,2050年左右開始中國人口總量將急劇萎縮,2100年中國人口將降至不到8億,屆時中國人口占全球比例將從當前的約19%降至7%。

任澤平認為,人口紅利的消失將引發(fā)我國消費結構變遷,導致經濟潛在增長率下滑,人口因素變化緩慢但勢大力沉,“老齡化少子化問題已成為21世紀中國面臨的最大灰犀牛之一,若不抓緊調整將嚴重影響民族復興和大國崛起。”

人口學專家:放開三孩意義不大

在質疑“放開三孩”的聲音中,相當多的網友表示“生得起、養(yǎng)不起”。住房、教育、醫(yī)療等直接成本的攀升,獨生子女夫婦“四二一”家庭結構養(yǎng)老負擔的加重,都擠壓了育齡夫妻的生育意愿。除此之外,不少女性網友認為,當今女性勞動參與率高但就業(yè)權益保障不夠,從而加大了生育的機會成本。

對此,復旦大學社會發(fā)展與公共政策學院人口研究所彭希哲教授持有同樣的觀點。在他看來,推行“放開三孩”的政策“意義不大”,“你即使放開三孩,不想生的還是不想生。”

彭希哲教授表示,中國人口老齡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在這一點上人口學家和經濟學家是有共識的。”但是至于人口數(shù)量增長與未來經濟發(fā)展之間的關系,他并不像上述文章中所傳遞的那般“擔憂”。

彭希哲教授稱,將勞動力、資本、技術的提升與人口數(shù)量的多少聯(lián)系起來,在工業(yè)化時代有一定的合理性。當今信息化時代下,人工智能、大數(shù)據和物聯(lián)網等新技術相繼興起,正在改變人口增長與經濟發(fā)展之間的關系,未來社會對勞動力的需求會不斷減弱。因此,他認為不需要過度擔心人口減少會對經濟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從限制生育到自主生育

彭希哲教授認為,未來生育政策的轉變不是從“二孩”變成“三孩”,而是應該從限制生育過渡到自主生育,即有計劃地自主生育。“過去我們對人口的認識存在誤區(qū),認為人口是經濟發(fā)展的負擔,因此需要通過政府的限制來調控生育”,如今個人的生育意愿、經濟水平成為影響生育更重要的因素,政府政策的作用正在逐漸減弱,這也是為何“全面二孩”的政策沒有達到普遍二孩預期的原因所在。

“我不主張生育政策‘放開三孩’,未來的生育政策應該進一步放開,生育孩子的權利應該交給育齡夫妻自己來把握”,彭希哲教授認為未來應該讓中國人民有更多自主決定自己生活的權利。

在人口學家看來,人口的增長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性。針對經濟學家常常提到的“人口老齡化增加養(yǎng)老金缺口”這一觀點,彭希哲教授認為這是一種“工具理性”,“仍然是把生孩子當作工具來對待,而不是當作人的一項基本權利”。

彭希哲教授表示,應對老齡化問題的關鍵,不應只聚焦于單一的人口政策和人口數(shù)量本身,而是要加快與生育政策相配套的其他社會政策的進步,例如加大托育服務供給、完善女性就業(yè)權益保障、變革養(yǎng)老金制度等。

編輯:
返回頂部